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上驷

上驷

驷(sì四):马。指孙膑(bìn殡)告诉田忌赛马用自己上等马对付对方中等马的取胜方法。后以此典比喻上等人才,或比喻物中之精品。孙膑,齐国阿(今山东阳谷东北)人。孙武后代。曾与庞涓同学兵法,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,因忌孙膑才能,骗他到魏,处以膑刑(去膝盖骨),故称孙膑。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齐国。齐国将军田忌赏识孙膑,用上宾之礼节款待他。田忌屡次和齐国的王族们赛马打赌。孙膑看到那些马的脚力差不了多少,但马可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等。于是孙膑对田忌说:“您尽管下最大的赌注,我能使您获胜。”田忌听信孙膑的话,与齐王和王族们赛马下了千金赌注。等到比赛开始,孙膑说:“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,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,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。”三个等级的马匹轮流比赛完毕,田忌输一场胜两场,终于赢得了齐王的千金。于是田忌推荐孙膑给齐威王。齐威王向他询问兵法,就尊孙膑为老师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65《孙子吴起列传》2162、2163页:“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(赛马)重射(数目大的赌注)。孙子见其马足(马的脚力)不甚相远,马有上、中、下辈(上、中、下三等。即下文上驷、中驷、下驷)。于是孙子谓田忌曰:‘君弟(但;尽管)重射,臣能令君胜。’田忌信然之,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。及临质(面临现场比赛),孙子曰:‘今以君之下驷与(对待)彼上驷,取君上驷与彼中驷,取君中驷与彼下驷。’既驰三辈毕,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(两次获胜),卒得王千金。于是忌进(推荐)孙子于威王。威王问兵法,遂以为师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韩愈《入关咏马》:“岁老岂能充上驷?力微当自慎前程。”


【词语上驷】   汉语词典:上驷

猜你喜欢

  • 吉梦灵蛇

    源见“梦熊罴”。指生女孩的吉兆。宋晁补之《鹧鸪天.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》词:“吉梦灵蛇朱夏宜,佳辰阿母会瑶池。”

  • 负荆

    西汉.司马迁撰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载:战国时,赵国的大将军廉颇居功自傲,不甘居于“完璧归赵”被拜为上卿的蔺相如之下。他“宣言曰:‘我见相如,必辱之’。”蔺相如从赵国大局出发,忍让克制,终于感动了廉

  • 拥鼻

    同“拥鼻吟”。宋欧阳修《和应之登广爱寺阁寄圣俞》:“旧社更谁能拥鼻,新秋有客独登高。”清曹寅《送孙伯琴之扬州》诗:“好去㩳身图画里,不妨拥鼻米船边。”【词语拥鼻】   汉语大词典:拥鼻

  • 察颜观色

    原是指孔子提出的士人与人交往时应注意的事项,后则泛指对权势者曲意逢迎。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读书人怎样做才可以称之为达。孔子反问道,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?子张说,是指出外作官或在家隐居都要有个好名声。孔子

  • 凤池

    同“凤凰池”。南朝 齐谢朓《直中书省》诗:“兹言翔凤池,鸣珮多清响。”唐钱起《京兆尹厅前甘棠树降甘露》诗:“何必凤池上,方看作霖时。”【词语凤池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池

  • 弃灰之刑

    古代苛刑之一,凡将烧余的灰丢在路上的,要处以黥刑。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故商君之法,刑弃灰于道者。”张守节《正义》:“弃灰于道者,黥也。韩子曰:‘殷之法,弃灰于衢者刑,子贡以为重,问之。仲尼曰,弃灰于

  • 秦王鞭石

    源见“驱石驾沧津”。指传说中神助秦始皇在东海上架设石桥。常用以咏桥或咏造桥。明 孙柚《琴心记.誓志题桥》:“相公,你对此桥呵,秦王鞭石奇功立就,勿淹留鹊河填守。”

  • 郭泰碑铭

    《后汉书.郭太传》:“〔郭太卒,〕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。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,蔡邕为其文,既而谓涿郡卢植曰:‘吾为碑铭多矣,皆有惭德,唯郭有道无愧色耳。’”郭太,即郭泰,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以父名泰,避

  • 玉笛山阳

    源见“山阳笛”。表示感旧伤逝之情。清袁枚《题沈凡民兰亭卷子》诗之一:“酒杯白社秋来忆,玉笛山阳雨后听。”

  • 渊明逃社

    《莲社高贤传》:“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,以书招渊明,渊明曰:‘若许饮,则往。’许之,遂造焉。忽攒眉而去。”后以“渊明逃社”谓放旷不拘于常礼。宋晁补之《满庭芳.用东坡韵题自画莲社图》词:“我似渊明逃社,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