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足乌

三足乌

淮南子.精神训》:“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。”高诱注:“踆,犹蹲也。谓三足乌。”汉王充论衡.说日》:“儒者曰:日中有三足乌,月中有兔、蟾蜍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二引晋崔豹古今注》:“所谓赤乌者,朱鸟也。其所居高远,日中三足乌之精,降而生三足乌。何以三足?阳数奇也。”后因以“三足乌”指日。元王实甫西厢记》三本二折:“无端三足乌,团团光烁烁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日中有踆 (cun) 乌。”高诱注:“踆犹蹲也,谓三足乌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二引《古今注》曰:“所谓赤乌者,朱鸟也。其所居高远,日中三足乌之精,降而生三足乌,何以三足? 阳数奇也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○引张衡《灵宪》 曰:“日,阳精之宗,积而成乌,乌有三趾,阳之类数奇。”

【今译】 古代传说太阳中有神鸟,是一只站立着的三足乌鸦。为什么有三足呢? 因为三是阳数,即单数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太阳。

【典形】 赤乌、踆乌、金乌三蹠、金鸦、三足乌、阳乌、三足老鸦。

【示例】

〔赤乌〕 唐·白居易 《劝酒》:“天地迢迢自长久,白兔赤乌相趁走。”

〔踆乌〕 唐·李白《大鹏赋》:“天鸡警晓于蟠桃,踆乌晰耀于太阳。”

〔金乌三蹠〕 明·李东阳《沧海谣寿秦廷贽秋官母》:“东乃扶桑出日之所在,金乌 三蹠浴影乎其中。”

〔金鸦〕 宋·杨万里《早入东省残月初上》:“金鸦飞上天,吐出红龙鳞。”

〔三足乌〕 唐·杜甫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:“连花交响共命鸟,金牓双迥三足乌。”

〔阳乌〕 晋·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羲和假道于峻岐,阳乌迥翼乎高标。”


【词语三足乌】   汉语词典:三足乌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椒八百斛

    《新唐书.元载传》:“及死,籍其家,钟乳五百两,召分赐中书、门下台省官,胡椒八百石,它物称是。”《书言故事》作“胡椒八百斛”。后用为贪官污吏聚敛财富之典。宋方岳《山居十六咏.着图书所》:“钟乳三千两,

  • 面方如田

    《南史.李安民传》:“李安民兰陵承人。……安民五掷皆卢。帝大惊,目安民曰:‘卿面方如田,封侯相也。’”南齐将军李安民,屡建战功,在庆功宴会后玩掷卢游戏,五掷皆中。齐明帝萧鸾非常惊讶,说他面方如田,有封

  • 七里滩

    《后汉书.逸民传.严光传》:“(严光)乃耕于富春山,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。”唐.李贤注引顾野王《舆地志》:“七里濑在东阳江下,与严陵濑相接,有严山。”七里滩又名七里濑、严陵濑、子陵滩,地在今浙江省桐

  • 习以为常

    《逸周书.常训》:“民生而有习有常,以习为常。”《左传.昭公十六年》:“君幼弱,六卿强而奢傲,将因是以习,习实为常,能无卑乎?”谓常常如此,成了习惯,就当作理应如此之事。《魏书.临淮王谭传》:“将相多

  • 操斤客

    源见“郢匠挥斤”。指技艺高明的人。南朝 梁江淹《许征君自叙》诗之十九:“至哉操斤客,重明固已朗。”【词语操斤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操斤客

  • 射蛇

    南朝宋.刘敬叔《异苑》卷四:“宋武帝裕字德舆,小字寄奴,微时伐荻新洲,见大蛇长数丈,射之伤。明日复至洲里,闻有杵臼声,往视之,见童子数人,皆青衣捣药。问其故,答曰:‘我王为刘寄奴所射,合散敷之。’帝曰

  • 凤兮吟

    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指传达爱慕的情辞。唐 孙玄照《琴中歌赠王仙仙》诗:“相如曾作凤兮吟,昔被文君会此音。”

  • 移盈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载:晋大夫栾书(栾武子)贤,福及其子黡(栾桓子);然黡恶,死,子盈之善未能及人,而黡之恶祸遂移盈而不可免,栾氏终于被灭。后用以为典,谓人承先祖善恶之疾,不可变易。《汉书.叙传上》:

  • 挟震主之威

    挟:握有,操持。震主:旧指臣僚功劳太大,使君主受到震骇而心怀疑虑。 拥有使君主震骇的无尚权威。 意谓大臣功高震主。语出《汉书.蒯通传》:“今足下挟不赏之功,戴震主之威,归楚,楚人不信;归汉,汉人震

  • 窥玉东墙

    同“窥宋东墙”。清赵翼《美人风筝》诗之四:“岂是飞琼来下界,不烦窥玉上东墙。”按,此用以咏美人风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