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仁去国

三仁去国

论语.微子》:“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‘殷有三仁焉。’”

孔子认为殷朝有三位仁人,即微之、箕子、比干。但都为忠君爱国而出走、为奴、被处死。后以“三仁去国”为忠臣受害国家将亡之典。

文选》卷五十九沈休文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。是开金运,祚始玉筐?三仁去国,五曜入房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饥餐渴饮,夜住晓行

    饿了进食,渴了饮水,夜晚投宿,天明上路。 旧小说中熟语。形容旅客长途劳碌奔波情景。语出《清平山堂话本.阴骘积善》:“(林积)母病愈,不免再往学中。在路饥餐渴饮,夜住晓行,无路登舟。”《水浒全传》二回

  • 纱护壁间题

    同“纱笼素壁”。清方文《扬州石塔寺宿介立禅师房》诗:“盂空钟后饭,纱护壁间题。”

  • 吟榻

    宋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陈无己(宋陈师道字履常,一字天己,彭城人,性行高洁,长于诗文词赋,元祐中曾受到苏轼等人举荐,累迁秘书省正字。有《后山集》、《后山谈丛》、《后山诗话》等著作行世)每登临得句,即急

  • 瑶圃

    《楚辞.九章.涉江》:“驾青虬兮骖白螭,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。登昆仑兮食玉英。”王逸注:“瑶,玉也。圃,园也。”后因以“瑶圃”指仙境。晋陆云《九愍.修身》:“树椒兰于瑶圃,掩夜光于琼华。”元周巽《梨花曲

  • 白眉马良

    西晋.陈寿撰《三国志.蜀志.马良传》:“马良字季常,襄阳宜城人也。兄弟五人,并有才名,乡里为之谚曰:‘马氏五常(指马氏兄弟五人俱以常为字),白眉最良。’良眉中有白毛,故以称之。”旧时以“白眉”为兄弟之

  • 偭规错矩

    《楚辞.离骚》:“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”王逸注:“偭,背也。圆曰规,方曰矩。改,更也。错,置也。言今世之工,才知强巧,皆去规矩,更造方圆,必失坚固,败材木也。”后因以“偭规错矩”谓违背和改变

  • 徐光乞瓜

    《搜神记》卷一“徐光”:“吴时有徐光者,尝行术于市里。从人乞瓜,其主勿与。便从索瓣,杖地种之。俄而瓜生蔓延,生花成实。乃取食之,因赐观者。鬻者反视所出卖,皆亡耗矣。”此事又见北齐.颜之推《还冤记》。这

  • 封泥

    源见“泥封函谷”。谓关隘把守坚固。唐太宗《入潼关》诗:“弃?怀远志,封泥负壮情。”【词语封泥】   汉语大词典:封泥

  • 遗子黄金满籝,不如一经

    遗( ㄨㄟˋ wèi ):留与。籝:箱笼之类盛物的竹器。经:指儒家经典。 留给子孙满箱的黄金,不如使他们通晓一经。(按:汉代以明经取士,故当时有此谚语。)语出《汉书.韦贤传》:“贤四子。少子玄成复

  • 汗青头白

    唐刘知幾《史通.忤时》:“每欲记一事载一言,皆阁笔相视,含毫不断。故头白可期,而汗青无日。”汗青,古人记事于竹简,火烤青竹,使水分如汗渗出而干,以便书写与保存。后以“汗青头白”指著书惨淡,书成人老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