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下渔阳

三下渔阳

源见“渔阳掺挝”。指不断击奏悲愤的《渔阳》鼓曲。清孔尚任桃花扇.听稗》:“这笑骂风流跌宕,一声拍板温而厉,三下《渔阳》慨以慷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赵效犬吠

    《宋史.赵师睪传》:“师睪字从善,……伯骕之子也。举进士第,除司农簿,迁金部郎中。孝宗奇其才,顾遇颇厚。……韩侂胄用事,师睪附之,遂得尹京……侂胄尝饮南园,过山庄,顾竹篱茅舍,谓师睪曰:‘此真田舍间气

  • 鬼笑穷

    《南史.刘损传》:“损同郡宗人有刘伯龙者,少而贫薄,及长,历位尚书左丞、少府、武陵太守,贫窭尤甚。常在家慨然,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,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。伯龙叹曰:‘贫穷固有命,乃复为鬼笑也。’遂止。”

  • 分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比喻虚幻无常,糊涂了事。宋黄庭坚《和刘景文》:“分鹿谁觉梦,亡羊路南北。”【词语分鹿】   汉语大词典:分鹿

  • 卞和炫玉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。《三国志.秦宓传》:“宓同郡王商为治中从事,与宓曰:‘贫贱困苦,亦何时可以终身!卞和炫玉以耀世,宜一来,与州尊相见。’”

  • 忘蹄

    同“忘筌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答斌老病起》:“逸情交臂多相失,忘蹄出兔径。”【词语忘蹄】   汉语大词典:忘蹄

  • 郢中篇

    同“郢中曲”。唐李群玉《送友人之峡》诗:“彩毫飞白云,不减郢中篇。”【词语郢中篇】   汉语大词典:郢中篇

  • 一喷一醒

    唐.韩愈《昌黎先生集.斗鸡联句》:“一喷一醒然,再接再砺乃。”韩昌黎先生形容斗鸡时说:用水喷斗鸡,使它清醒后再斗。后来就用“一喷一醒”比喻推动、督促。《明代经济言》卷十三张楝《陈边事》:“又未几而命臣

  • 凤跄

    汉扬雄《法言.问明》:“凤鸟跄跄。”后因以“凤跄”形容舞步富有节奏感。南朝 宋鲍照《舞鹤赋》:“始连轩以凤跄,终宛轩而龙跃。”【词语凤跄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跄

  • 誉儿癖

    《新唐书.文艺上.王勃传》附兄勮.弟助传:“初,勔、勮、勃皆著才名,故杜易简称‘三珠树’,其后助、劼又以文显。福畤(王勃父)尝诧韩思彦,思彦戏曰:‘武子有马癖,君有誉儿癖,王家癖何多邪?’”唐朝王福畤

  • 苜蓿具

    源见“苜蓿盘”。谓下等饭菜。具,指食器,引申指饮食。明徐复祚《投梭记.叙饮》:“二兄,这是苜蓿具,恐不堪下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