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〔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〕。【词语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】 成语: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
源见“焚书坑儒”。指秦始皇焚书,实行愚民政策。宋苏轼《石鼓歌》:“扫除诗书诵法律,投弃俎豆陈鞭杻。当年何人佐祖龙,上蔡公子牵黄狗。”
战国荀况《荀子.大略》:“子夏(孔子弟子)家贫,衣若县(同悬)鹑。人曰:‘子何不仕?’曰:‘诸侯之骄我者,吾不为臣;大夫之骄我者,吾不复见。柳下惠(春秋鲁大夫)与后门者(守门人)同衣而不见疑,非一日之
源见“雷化龙梭”。指神物变化,比喻贤才应时奋起。清唐孙华《国学进士题名碑》诗:“一声雷动春关辟,三百英隽龙腾梭。”
源见“范张鸡黍”。谓与朋友重义守信的心志。南朝 梁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.黄钟十一月》:“既传苏 李之书,更共范 张之志。”
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:‘平舆之渊,有二龙焉。’”南朝梁刘孝标注引《汝南先贤传》曰:“谢甄字子微,汝南邵陵人。明识人伦,虽郭林宗不及甄之鉴也。见许子将兄弟弱冠时,则曰:‘平舆之渊有
同“步邯郸”。唐温庭筠《上学士舍人启》:“步类寿陵,文渐涣水。”
同“座右铭”。宋晁迥《慎刑箴》:“愿布斯文,置诸座右。”【词语座右】 汉语大词典:座右
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八引《三辅黄图》:“元始四年,起明堂辟雍,为博士舍三十区,为会市,但列槐树数百行,诸生朔望会此市,各持其郡所出物及经书,相与买卖,雍雍揖让,论议树下,侃侃訚訚。”后因以“槐市”借指学
《汉书.隽不疑传》载:汉武帝末,郡国盗贼群起,暴胜之为直指使者督课至勃海,时隽不疑为郡文学,胜之闻其贤,遣吏请与相见。“不疑冠进贤冠,带櫑具剑,佩环玦,褒衣博带,盛服至门上谒”。颜师古注引晋灼曰:“古